12月1日上午,備受湖城百姓關注的湖州市內環(北線)快速化改造工程一標段西段(白蓮花路至體育場路)正式開放交通。

速度攻堅,搶抓工期快推進

該項目建設規模大、難度高、周期短。市城市集團下屬城建集團按預計完工時間倒排工期,嚴卡節點,每日調度,開展“白+黑”施工模式,最高投入施工人員1500余人,最長連續施工60小時。2021年春節期間不停工不停產,沖節點、保進度,組織12名項目管理人員和200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作業。該項目原港湖大橋水中部分于2020年10月4日開始拆除,2021年11月29日交工驗收,比計劃工期提前近7個月。
難點攻堅,善謀實干破難題


該項目與原二環北路(G318國道)線型重合,主要路線途經市區,周邊居民小區較多。為減少周邊居民生活影響,城建集團采用揚塵監測、霧炮機降塵方式,有效減輕施工揚塵污染;為減少對交通出行的影響,積極對接交警部門,開展有序交通組織,減少道路施工對路網造成的交通影響。此外,該項目所涉及到的電力、燃氣、自來水、軍用光纜等管線遷改眾多。城建集團安排專人負責,增強溝通協調的工作力度,組織動員管線業主單位共同解決管線遷改存在的問題,開展調研協調工作50余次,共改遷管線上萬米,順利完成管線遷改工作,保障項目建設。
技術攻堅,創新賦能促增效
該項目應用BIM技術在施工節段全周期覆蓋,減少施工誤差。除BIM技術外,該項目團隊在兩年內已完成專利15項、論文17 篇、科研立項6項、QC成果1項、科技創新3項、省級工法2項,獲得集體獎項9項,個人獎項6項。為適應城市發展需求,該項目還安裝了集照明、監控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多桿合一燈桿,替代原有的單一照明功能路燈,將監控、電子警察、指示牌等多種功能綜合,有效節能增效,實現道路照明綜合“升級”。
湖州市內環(北線)快速化改造工程一標段西段(白蓮花路至體育場路)通車后,原雙向4車道將拓寬為雙向12車道,連接了湖城開發區與湖東片區,進一步完善了湖州路網體系,對緩解湖城市區交通壓力,促進湖州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通行攻略
從三環東路出發,沿主線高架由東向西行駛。行至四中路,可經匝道駛出高架,也可繼續沿高架行駛,穿過新塘港、機坊港,由于體育場路以西高架橋連接道路還未完成,不能開放交通,主線高架跨越港湖大橋后須下線沿匝道行至太湖路,經地面輔道進入體育場路。